你是否曾在阅读圣经时感到迷茫?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戛然而止,挪亚的故事以对迦南的诅咒收尾,然后你突然就陷入了建造会幕的繁琐说明中。《诗篇》虽然优美,但有时感觉像是一本杂乱无章的诗集。然而,这种看似的混乱并非缺陷,而是一个特点。它是一条通往隐藏设计的线索,而本方法就是一张发现之旅的地图。
1. 地图的发现地:从“牌面朝上的记忆游戏”开始
这种“比较阅读法”(Kurabete Yomu)并非诞生于学者的书斋,而是源自我家的客厅。作为一名系统工程师,我有发现模式和结构的职业习惯。但真正的驱动力,是作为六个孩子在家上学的父亲所面临的实际需求:“我如何能让孩子们觉得圣经充满趣味?”
我们从简单的步骤开始,用彩色铅笔在经文中标记重复或成对的词语。一位二十多年前加入我们学习小组的朋友,在一封邮件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体验:“这就像在玩记忆游戏,”他写道,“只不过所有卡牌都牌面朝上地放在一页上,但你还是会错过那些配对!”
“牌面朝上的记忆游戏”——这是一个绝佳的比喻。答案就在那里,但其中的联系却依然隐藏着。除了这种手工作业,我们还有一个数字武器:斯特朗经文汇编(Strong's Numbers)。由于原始数据库不直接与日语译本关联,我们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工具——gengodekensaku.com,来追踪这些联系。我们开玩笑地称这个艰苦的过程为我们的“机械式学习”。一手拿着彩色铅笔,一手操作着我们的搜索工具,圣经那令人惊叹的结构开始浮现。
2. 圣经自身的逻辑:从步骤逻辑到块状逻辑
首先,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:我们今天使用的章节划分是13世纪才加入的,并且常常与圣经原始的文学结构不符。我们必须超越这些后来的添加,去倾听文本自身固有的逻辑。这种逻辑并非西方式思维的线性“步骤逻辑”(引言→主题→结论),而是古代近东文学中常见的“块状逻辑”。
希伯来文学强调的是意义和概念上的韵律,而非声音上的押韵。它创造了一种“意义的四行诗”——一种由四部分组成的结构,其中思想和意象相互呼应、共鸣,以深化信息。这个分析与综合的过程,即通过分解文本来真正统一其意义,正是本方法的核心。以往的分析之所以常常错失这种美,是因为它们未能充分理解这种基于表层、层级化、块状的视角。
3. 神奇之刀:两刀如何揭示设计
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四重结构呢?想象一个圆形的蛋糕。你的第一刀根据一个关键主题(例如“赞美”)将其切分。你的第二刀与第一刀交叉,根据另一个主题(例如“保护”)再次切分。仅用两刀,你就得到了四个独特而有意义的部分。这就是基本原理。例如,在《诗篇》第五卷中,“赞美”和“保护”这两个主题揭示了一个精妙的四块结构。这是一种源于极简规则的美,就像仅用圆规和直尺创作的几何艺术。
4. 连接碎片:在地图的尺度间穿行
将蛋糕分成四块——即分析——仅仅是旅程的开始。本方法真正的激动人心之处,在于随后的综合或“连接”过程。这是一种动态的阅读方式,在微观和宏观视角之间来回穿梭,就像在地图上改变分辨率一样。
具体来说,这项工作是辨识一个人(如大卫)、一个事件(如出埃及)、或一个地方(如锡安或圣殿)如何作为一个“预表”或“象征”,指向一个更宏大的圣经主题。在阅读单篇诗篇时,我们会思考它如何与恢复伊甸园的主题产生共鸣,或者它在与亚伯拉罕和摩西所立之约的叙事中扮演什么角色。
通过在分析单篇诗篇结构(微观视角)的同时,不断参照整本圣经的宏大叙事(宏观视角),我们重复着“通过比较来划分”和“通过比较来连接”的过程。正是这种重复,成为了解开圣经多层次丰富性的钥匙。
5. 实践:绘制诗篇的蓝图
现在,让我们使用第3节的“神奇之刀”和第4节的“地图穿行”技巧,将其应用于《诗篇》的最后一卷(诗篇107-150篇)。它揭示了一个优美的三明治式结构(ABBA模式)。外层的“面包”(A和A')是两个赞美诗集:诗篇107-118篇(“为蒙拯救而献上的初步感恩”)和诗篇135-150篇(“为最终完成而献上的最终感恩”)。
中间是两个关于“保护”主题的诗集(B和B')。诗篇119篇描述了我们应有的回应:如果我们遵守祂的训词,我们就会得到保守。诗篇120-134篇描述了神的主权作为:祂根据祂的誓言保守祂的子民。“赞美”包裹着两种“保护”。
其奇妙之处在于其深度。诗篇119篇不仅是22首诗的合集,而且第五卷的整个四块结构,是由大卫在《历代志上》16章中的礼拜呼召所构建的,并且它反映了以色列各大节期的顺序:
诗篇107-118篇(“你们要称谢耶和华”)与庆祝拯救的逾越节平行。
诗篇119篇(“因他本为善”)与庆祝神律法之美好的七七节(五旬节)平行。
诗篇120-134篇(“他的慈爱永远长存”)与靠神慈爱在旷野中的旅程平行。
诗篇135-150篇(“哈利路亚”)与庆祝最终收成和完成的住棚节平行。
这就是先前难以窥见其全貌的“整体的交响之美”。
结论:当你的世界观改变时
手持彩色铅笔,像玩牌面朝上的记忆游戏一样寻找配对。切一块蛋糕,用两个主题将整体分为四份。这个简单过程的结果,是发现了一种语言的建筑学——一种创造意义的韵律,而不仅仅是声音的押韵的方式——其优雅程度堪比数学。
这种方法的乐趣,不在于破解密码的快感,而在于耐心描摹一幅宏伟蓝图并领悟其设计时所产生的静谧敬畏。而最重要的部分是:圣经的这幅蓝图,成为了一把解读文本之外世界——历史、社会和你自己生活——的有力钥匙。理解圣经的结构,就是获得一个用以理解神所设计的世界的新视角。
致谢:具影响力的研究者与资源
这种“比较阅读法”是站在许多前辈学者的肩膀上。我希望对以下研究者、牧师和资源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影响,表达我诚挚的敬意和感谢。
关于圣经结构分析、预表论和世界观:
大卫·多尔西(David A. Dorsey)
著作:《旧约的文学结构:创世记-玛拉基书评注》(1999)
他对整个旧约的结构分析工作,向我展示了将文本视为一个完整“平面”的重要性。
詹姆斯·乔丹(James B. Jordan)
著作:《透过新眼光:建立合乎圣经的世界观》(1988)
他通过圣经符号(包括预表论)来看待世界的方法论,教导了我处理圣经叙事的基础。
拉尔夫·史密斯(Ralph A. Smith)
牧师,三鹰福音教会
自我受洗以来,他一直是我的牧师,并指导我至今。正是通过史密斯牧师,我了解到了本研究中许多不可或缺的概念,包括乔丹的思想、交叉结构、预表论和结构分析。
关于诗篇的编排与编辑结构:
杰拉尔德·威尔逊(Gerald H. Wilson),小大卫·霍华德(David M. Howard, Jr.),何颂贤(Peter C. W. Ho),II Ken…
《诗篇》全卷注释书的作者:
让·加尔文(Jean Calvin),詹姆斯·蒙哥马利·博爱思(James Montgomery Boice),弗兰克-洛塔尔·霍斯菲尔德(Frank-Lothar Hossfeld)与埃里希·曾格尔(Erich Zenger)…